香港及亞洲地區科技金融公司新聞(包括AI、區塊鏈、數字貨幣、外匯等)

環球時報:德高爾家族三代與中國人民友誼的故事

Global Times: 戴高樂家族三代對中國人民友誼的故事

(SeaPRwire) –   北京, 2024年4月27日 —— 1978年,23歲的法國年輕人格雷瓦爾·戴高樂(Gregoire de Gaulle)第一次訪問這個遙遠的國家,他站在北京的街頭,手中拿著相機,渴望記錄下他看到的一切。

在此之前,他的父親在1964年訪問了中國。「當時我還很小,但我知道這對他來說是一次罕見的旅行。我父親從中國帶回了許多海報、書籍、照片和他拍攝的重要視頻,」格雷瓦爾告訴《環球時報》,「這讓我們全家都非常興奮,我們的生活也開始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對一個國家的著迷

中國一直是法國攝影師格雷瓦爾·戴高樂整個人生的一部分,這要歸功於他的父親貝爾納·戴高樂。他的家族為中國法國之間的關係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的叔叔,前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是第一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64年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領導人。同年9月,格雷瓦爾的父親在中國組織了第一個法國工業工具展覽會,次年又舉辦了第二次。

貝爾納·戴高樂曾擔任法國中友好委員會主席,被稱為中法友好使者。

從小時候起,格雷瓦爾就深受父親講述的中國故事和旅行經歷的影響。「我父親對中國的著迷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讓我對這個國家充滿了期待和好奇,」格雷瓦爾回憶道。

1978年,他在巴基斯坦喀拉蚩服役後有兩個月的假期,他決定開始自己的中國故事,實現他叔叔戴高樂將軍在1970年去世前一直想做的事。他甚至沒有考慮去哪裡,因為他只聽說過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

「當時我很幸運,因為從1978年開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我能夠全面探索整個中國。」對當時的格雷瓦爾來說,中國「是一個完全新的世界,一個我一點也不了解的世界。」

當時,道路很寬闊,但車輛很少。「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作為外國人,我也騎著自行車。我在北京結識了許多朋友,我們一起乘火車和船,從北京去了西安成都重慶武漢上海廣州。」

他深深被中國人家門口的場景吸引:孩子們在路邊搭起長凳做作業,成人忙著洗衣服掛在外面曬,老人們玩棋牌。

友誼的延續

「每次訪問中國,我總是被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深深打動,」他告訴《環球時報》,當天在北京的新照片展覽上,這次展覽致敬他家族為促進中法友誼所做的貢獻。

「從宏觀層面看,它是一個宏大的敘事;但從個人小眾的角度,它也有著非常獨特的魅力。」

因此,格雷瓦爾把鏡頭對準了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1978年和1964年的中國在建築設計、人們的穿著和交通方式上沒有太大差異,」因為他看過父親在1960年代在中國拍攝的那麼多照片和視頻。但是,「每次我回到中國,從1978年開始,我能深深感受到它的巨大變化。」

他對中國在近幾十年迅速發展感到震驚,從基礎設施的改變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也變得如此大,人們充滿活力。」

2013年,貝爾納·戴高樂計劃去訪問在上海工作的長子雷米·戴高樂。格雷瓦爾擔心90歲高齡的父親難以獨自完成這次旅程,於是陪同父親來到中國。他們參觀了北京上海南京香港,在旅途中拍攝了許多照片。

一年後,格雷瓦爾在1978年和2013年分別拍攝的兩組照片在上海舉辦了展覽。他的中國照片也在2019年展出。

雖然城市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他很高興看到生活中的細緻之處仍然大體保留下來。這些小事仍然「讓我著迷」。「中國的優良傳統和中國人民深厚的正面情懷從未改變,」他告訴《環球時報》。

2024年中國法國建交60周年。他應邀前往貴州省南部的黔江大峽谷橋拍攝這座仍在建設中的世界最高橋樑,以展示中國的快速發展,並向世人介紹。

雖然他只見過叔叔戴高樂將軍三次,但他與父親和其他家族成員,包括第四代,都與中國保持著同樣真誠的感情。

「我一直感覺到我們家族與中國人民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我發現中國人對我們家族真正有很深的情感。我希望未來能有第四代繼續我們的友誼,」他表示,並補充說他的孩子已經開始對促進兩國文化和藝術交流感興趣。他的侄子娶了一位中國女子。

格雷瓦爾也表示,他在中國比在法國更出名,這要歸功於他的叔叔戴高樂將軍。

「所以,我們家族與中國之間的故事仍在延續。」

閱讀更多:

來源 環球時報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