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及亞洲地區科技金融公司新聞(包括AI、區塊鏈、數字貨幣、外匯等)

「川普效應」迫使德國重新調整國防優先順序,該國加緊彌補軍事支出

(SeaPRwire) –   總統持續批評德國未能支付國防費用,似乎已促使這個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採取行動。

總統對柏林的批評,迫使德國增加對其軍隊和基礎設施的資助,批評人士稱這些軍隊和基礎設施狀況不佳。

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駐德國大使告訴 Digital:「多位德國領導人無視川普總統的警告,即俄羅斯正在利用能源作為對付他們的武器。」

「烏克蘭戰爭和普丁的入侵表明,德國新領導層認為唐納·川普絕對正確,德國正在餵養最終反過來對付他們的野獸。」

川普於 12 月任命 Grenell 為總統特使,負責「特殊任務」。

據德美關係觀察家稱,2018 年,川普斥責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他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如果德國不立即改變方向,它將完全依賴俄羅斯能源。在西半球,我們致力於保持我們免受擴張主義外國勢力的侵犯。」

在他的講話中,鏡頭掃向 2018 年德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包括當時的德國駐聯合國大使 Christoph Heusgen 和前外交部長 Heiko Maas,他們似乎都對川普笑了笑。

然而,四年後的 2022 年,當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入侵烏克蘭,德國爭先恐後地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以避免幫助獎勵普丁時,這些笑容很快變成了焦慮。

Atlantic Council’s Scowcroft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 主任 Matthew Kroenig 告訴 Digital:「自艾森豪威爾以來,每一屆美國總統政府都抱怨歐洲搭便車,但『請多多關照』並沒有奏效。川普的強硬言論正在取得他的前任們無法取得的成果。」

「川普效應部分原因是川普將北約的負擔分擔問題提升到跨大西洋安全議程的首要位置,部分原因是對華盛頓可能放棄北約的真正恐懼,歐洲將需要自力更生。」

在川普和 Grenell 幫助德國人擺脫安全麻木狀態後,柏林在 2024 年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支出的 2%。這是自 1991 年冷戰結束以來,柏林首次達到 2%。

然而,川普呼籲德國將國防支出提高到 5%,因為他認為美國正在投入大量資源來保護這個中歐國家。

國防部長 Pete Hegseth 和副總統 JD Vance 之間的簡訊捕捉到了對德國和其他歐洲盟友的挫敗感。

「我完全同意你對[刪節]的厭惡。這太可悲了,」Hegseth 回應 Vance,後者質疑美國在推進紅海安全政策以對抗胡塞武裝的侵略並重新開放航運線方面的領導作用。

德國的出口貿易極大地受益於中東的自由航行,但它拒絕幫助美國通過軍事打擊阻止伊朗支持的胡塞恐怖主義運動。歐洲和德國不願效仿川普的領導,將胡塞武裝制裁為恐怖實體。

所謂的川普效應也影響了德國議會放寬債務限制的決定,以便它可以向其軍事上層建築注入資金。

保守派基督教民主聯盟黨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party) 的新任德國總理 Friedrich Merz 表示,他將「竭盡全力」重建德國脆弱的軍隊。柏林的主流政黨計劃向國防和基礎設施投資數千億歐元。據報導,德國武裝部隊 (Bundeswehr) 處於混亂狀態,去年年底僅有 181,174 名士兵。德國國防部計劃到 2031 年將其武裝部隊擴大到 203,000 人。

在一個以和平主義為基礎成長的人口中,徵兵仍然是一個持續的挑戰。在德國上個世紀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的強權政治強調聯合國等多邊機構和外交在解決衝突中的作用。

最近報導說,德國議會武裝部隊專員 Eva Högl 說:「最大的問題是無聊」。她補充說:「如果年輕人無事可做,如果沒有足夠的裝備和訓練員,如果房間不夠乾淨整潔,那會阻止人們,並使德國聯邦國防軍失去吸引力。」

德國歷史學家 Michael Wolffsohn 本月早些時候在接受德國新聞媒體 WELT 採訪時表示,關於德國和西歐幾十年來未能解決其嚴重的國防缺陷問題時說:「現在我們收到了我們所有忽視的東西的收據。」

Digital 向德國外交部發送了一份詳細的新聞諮詢,詢問川普批評柏林長期以來對國防投資不足,並在他發出警告後仍然沉迷於普丁的天然氣供應。

Caitlin McFall 協助撰寫了這篇報導。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