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及亞洲地區科技金融公司新聞(包括AI、區塊鏈、數字貨幣、外匯等)

超過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在診斷時已出現併發症,國際糖尿病聯盟研究發現

(SeaPRwire) –   國際糖尿病聯盟的全球研究顯示,72%的糖尿病患者在診斷時已經出現至少一種相關併發症-例如視力喪失、神經損傷或心臟病。

布魯塞爾, 2023年11月14日 — 七成患有糖尿病的人(72%)是在出現與糖尿病有關的併發症後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此外,接受調查的人中,近九成(94%)在患有糖尿病期間曾經歷過一種或多種糖尿病併發症。這些調查結果是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近在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星期二)前對全球糖尿病患者進行的調查結果。調查對象包括來自非洲亞洲歐洲南美洲的糖尿病患者,以了解他們對糖尿病併發症的認識程度和影響程度。

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可能很嚴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有生命危險。它包括心臟、眼睛、腎臟和腳的損傷。併發症帶來的風險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很大壓力。超過一半(55%)的受訪者表示,每天都擔心會發展成糖尿病相關併發症。

通過及早檢測、及時治療和自我護理,可以顯著降低併發症的風險。當被問及如何預防自己的併發症時,四成五(8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多;近兩成三(62%)認為醫護人員也可以做得更多。

IDF主席Akhtar Hussain教授就研究結果表示:「需要採取更多行動提高糖尿病的認識程度,並提供教育支持及早檢測和管理併發症。研究結果提醒我們,糖尿病通常在出現一種或多種併發症時才被發現。我們知道,通過正確的信息和護理,糖尿病患者可以大大降低併發症的風險。此外,有風險患上二型糖尿病的人也可以採取行動延緩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了解自己患病的風險、應該注意什麼症狀以及如何應對,都是非常重要的。」

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包括家族史、體重、年齡、種族、缺乏運動以及妊娠期間患糖尿病,其中部分風險因素可以通過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體育運動來降低。因此,提高公眾對這些風險因素的認識,對支持預防、及早診斷和及時治療都很重要。

佔所有糖尿病超過九成的二型糖尿病通常在無症狀的情況下發展,結果許多人患病但未被診斷,根據研究,在某些國家超過一半患者都未被診斷,且併發症已經出現。最常見的併發症包括眼部問題(46%)、足部問題(38%)和口腔健康問題(37%)。

IDF主席Hussain教授補充說:「對沒有得到正確支持的人來說,糖尿病和其併發症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IDF致力於提高管理糖尿病的知識,幫助糖尿病患者了解自己的風險,並改善獲得最佳護理的機會。醫護人員必須掌握診斷糖尿病及提供適當支持的知識和資源。」

今年世界糖尿病日,IDF呼籲個人了解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並呼籲全球各國政府為改善糖尿病診斷和護理的可及性提供足夠資源。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調查方法和樣本

國際糖尿病聯盟委託獨立市場調查機構Arlington Research對全球700名糖尿病患者進行網上調查,包括來自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尼日利亞的糖尿病患者。

關於國際糖尿病聯盟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是超過240個國家和地區糖尿病協會的總體組織。其使命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並預防高危人群患上糖尿病。該聯盟自1950年以來一直領導全球糖尿病社區。

關於世界糖尿病日

世界糖尿病日(WDD)是IDF和世界衛生組織在對糖尿病不斷增長的健康威脅表示關注後,於1991年創立的。2006年,隨著聯合國通過61/225號決議,世界糖尿病日成為正式的聯合國日。每年的11月14日都會標記為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正是發現治療性胰島素的Frederick BantingCharles Best的生日。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活動由AstraZeneca、Dexcom、Lilly Diabetes、Merck、Novo Nordisk和Sanofi支持。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 為全球客戶提供多語種新聞稿發佈服務(Hong Kong: AsiaExcite, TIHongKong; Singapore: SingdaoTimes, SingaporeEra, AsiaEase; Thailand: THNewson, THNewswire; Indonesia: IDNewsZone, LiveBerita; Philippines: PHTune, PHHit, PHBizNews; Malaysia: DataDurian, PressMalaysia; Vietnam: VNWindow, PressVN; Arab: DubaiLite, HunaTimes; Taiwan: EAStory, TaiwanPR; Germany: NachMedia, dePresseNow)